English

华药控股经营 天星重现生机

1999-08-17 来源:光明日报 姚朔 我有话说

三年前,承德市第一制药厂是一个连年亏损、濒临倒闭的企业。1995年12月,华北制药集团对其投入3000万元资金,将其改组为华北制药天星公司进行控股经营,并将华药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移植过来,使得这家企业一年扭亏,两年赢利,第三年即成为承德市的利税大户。去年,天星公司实现利润542万元,实现利税1121万元,分别比上一年提高11.9倍、2.7倍。目前,“天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四环素盐酸盐生产和出口基地。

对一家企业进行控股经营,其实就是对这家企业的管理和运营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这是华药接手经营天星公司时的主导思想。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原则:为“天星”注入新的机制和活力,让企业“起死回生”。

华药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到天星公司后,首先把华药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经验和严格的工艺操作纪律移植过来,每一个职工上岗前都必须经过培训和严格的技术考核,以保证在岗职工保持最佳工作状态。职工培训、技术考核制度和在岗、试岗、待岗制度的实行,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心。

1996年到1998年,他们对天星公司原有的管理机构和体制进行了三次大的精简改革,并在改革中逐步引入了干部动态管理、实绩考核、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等制度。改革后,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铁交椅”不存在了,中层干部也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营的灵活性加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自然也增强了。与此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干部职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又把激励机制引入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

这样一套富有活力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大大激发了全公司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使企业重新焕发出生机。

原承德一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设备老化,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在市场上竞争能力很弱。华药控股经营后,对该厂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并依靠华药四环素生产的经验和技术,对原料配比、生产工艺等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天星公司发酵单位提高了1/3,其他经济技术指标也明显上升,企业开始扭亏。此后华药又先后对天星公司进行了四次技术改造和设备平衡,解决了一些制约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质量进一步稳定,产量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逐渐显示出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